《聖經》中譯的非凡歷程(六)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一年八月
19世紀初,一批外國傳教士來到中國投身《聖經》翻譯工作,與華人譯經者一起,孜孜不倦地為《聖經》中譯事業獻出一生。
中譯先驅者馬禮遜
蘇格蘭人馬禮遜是《聖經》中譯的先驅者之一。1804年倫敦會派他去中國的時候,給他的任務就是翻譯《聖經》,所以在1805年至1807年啟程前,他就到大英博物館,用臨摹中文的方法來學中文。那時候有一位國會議員Joseph Bert Worth,指馬禮遜在大英博物館,用這種方法學中文是浪費時間,不會有成果。1813年,馬禮遜在另一位同工米蓮(更正教的宣教士)的協助下,加速了翻譯的進度。《神天聖書》由英華書院所負責的印刷所印行,1823年在馬六甲出版。1824年5月,在大英聖經公會舉行年會時,馬禮遜把《神天聖書》和他翻譯的《英華字典》呈現給英國國王喬治四世;當時由馬禮遜的小兒子馬茹涵雙手捧著《神天聖書》和《聖經》獻給上帝,場面非常感人。Joseph Bert Worth 議員更激動地說:「20年前我真的沒想到會有今天的景象,一切都是上帝作成的。」
名副其實「和合」譯本
《聖經和合本》的另一譯經領軍人物是狄考文。他當時有一個心志和目標,就是希望他們所翻譯的和合本,中國人只需用耳朵去聽,就知道講甚麼。可惜他很早就過世,臨終前弟弟為他禱告,求神讓哥哥平平安安離去,然而狄考文卻說:「你要為我禱告,讓我還能活下去,現在才譯到《詩篇》,我希望能把它完成。」在狄考文進入彌留狀態時,他仍然相信:「我把沒有完成的工作託付給神,深信祂會派人繼續下去。」他過世之後便由富善接任。在美國麻州出生的富善,自Andover Newton 神學院畢業後,也領受了要向中國人傳福音和翻譯《聖經》的負擔。在修訂《聖經》時,譯經者或是討論,或有看法不一致,或會互相爭執,但是每次在僵持不下的時候,他們就會禱告,求聖靈感動他們做一個最好的決定,所以和合譯本是名副其實的「和合」譯本,令人感動。
華人參與《聖經》翻譯
其實,參與《聖經》翻譯的人當中也有華人。在馬禮遜譯經期間,就有兩位天主教的中文助手李十公和陳老宜,到了海外(蘇門達臘、馬來西亞)有麥都思和助手朱德郎。然後就是理雅各(香港英華書院第一任院長),他的中文助手則是被稱為「中文第一報人」的王韜。1848年王韜在上海的墨海書館幫助理雅各,把《十三經》翻譯成英文。1873年,他買下英華書院的印刷機器設備,然後創辦《循環日報》。王韜曾協助麥都思做《聖經》翻譯,他的中文成語用得很熟練,卻也成為一個障礙,因為《聖經》的意思不應該被成語的約定俗成用法取代。不得不提的,還有王濤和王元德(狄考文的助手)。陸續有現代新譯本
過了100年,有些人覺得《和合本》用的那些詞彙,現在的年輕人不一定看得懂,所以又開始了一些新的翻譯,例如1970年出版的《呂振中譯本》,呂振中牧師是以學者身份,忠於原文來翻譯的。此外,還有許牧世教授的《現代中文譯本》,他是基於「符號相等、意義相同」的原則,務求用未信者也能懂的語言作翻譯,文字很是優美。另外還有1976年出版的《新譯本》,然後是1979年出版《現代中文譯本》。之後,當然還有很多中國人自己翻譯的當代中文《聖經》譯本。借著《聖經》中文譯本,上帝的話語猶如黎明前的一道曙光,衝破最後的黑暗,為華人帶來上帝美好的福音。
海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