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譯的非凡歷程(二)
遠在唐代,就有傳教士沿著絲綢之路,從遙遠的西方歷盡艱辛,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把上帝真理的種子帶到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從此,福音在中華大地生根、發芽、壯大。上帝用《聖經》將真理帶給祂的子民,當然不會忘記中國,所以早就鋪了一條中譯《聖經》的路。
當時,唐太宗在長安城裡給景教士一塊規劃完整的社區—義寧坊。景教士在義寧坊內翻譯《聖經》,可是這個經卷的佛家用語過多,過分本色化,失去了基督教的特點;同時,由於他在漢人當中沒有生根,甚至說是過分依附權勢,並沒有向下紮根的心態,所以那個經卷也沒有留下來。
當時的經卷確實用了很多佛家用語,譬如他用「移鼠」譯作耶穌,又用「彌施訶」譯作基督,「迷詩所」譯作彌賽亞,「三威蒙度」譯作三位一體。此外,再加上當時敦煌石室的一些圖畫,例如有一張看來像佛、像道士不完整的圖,後來把它復原後發現,似佛的像胸前和權杖頂端各有一個十字架;後來學者判定,這是當時唐朝景教士所留下來的耶穌畫像,存在敦煌石室一直留傳下來,由此證明當時的景教士過分本色化。
當時元朝人信奉的景教稱為蒙福士,用蒙古語翻譯出來就是也里可溫,這就是在元朝的也里可溫教,很可惜景教並沒有太多經典留下來;反而在元朝的天主教孟德高維諾翻譯了新約和詩篇。
由於當時在西方的海運還沒有開始,只能走陸路,往往費時很久。孟德高維諾的一個後繼者名叫和德理,一走就是幾年;有很多人在途中就已死去,所以和德理返回意大利後,就無人再到中國了!
上帝的僕人們前仆後繼,經歷磨難,將祂的話語帶到中國;也就是從那時起,開啟了《聖經》中譯的第一步。
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