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認同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四年三月
大部分亞洲人因教育背景,都傾向單一族群觀念,但對已經移民多年的人來說,則比較包容。美國成功把國籍(擁有共同政治信念的美國人)當作民族,前蘇聯也曾用政治把加盟共和國結合為民族,卻分裂收場。最近,一名烏克蘭裔日本籍模特兒椎野卡羅琳娜(Karolina Saluk)當選「日本小姐」,馬上惹來非議。有人認為她不該當選「日本小姐」,也有人認為她五歲時母親再嫁日本人,在日本長大,深諳日本語言文化,「日本小姐」當之無愧;她後來承認與已婚男有不當關係而退還后冠。
我從前香港的教會,由西人宣教士牧養,他們學習粵語,陪我們到酒樓茶餐廳大排檔吃飯。另有不少土生土長、定居和扎根香港的非華裔人士,對香港社會文化貢獻良多。故友河國榮本是澳洲人,他生前撐粵語,愛繁體字,關注保育,娶了香港太太,香港是他的家。另一位澳洲籍胡頌恆神父,長年住廟街劏房,服務基層,生活簡樸,身體力行地將基督的愛送到社區。
今天,我們基督徒要認同甚麼身份?使徒保羅説說:「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加拉太書3章27至28節)基督徒既是「天國籍」,為何我們當中仍有人,只執著地看見以色列人被襲擊和擄走,卻對加沙不少「信仰同胞」慘遭戰火蹂躪而視若無睹呢?
梁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