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與食療(上)- 食療進展
中醫以「醫食同源、藥食同源」為調理身體的基本。積累了千百萬人的經驗,逐步選擇了安全而有用的「百草」作為食物,又以一些能治病的「百草」作為藥物;同時可當作食物又能治療疾病的「百草」就是食療。
酒與醫藥關係重要
夏禹時代(公元前2205-2198年),儀狄開始造酒;商代人祭祀和治病時也用酒。「醫」字以酉,說明了酒與醫藥的重要關係。因農業的發達和火的應用,人們由生食(寒食)進展為熟食(饔食),這才結束了「茹毛、飲血」的時代。
商湯宰相伊尹始創湯液,周代時更設有「食醫」和「食官」。那時,除了酒之外,還有醋、醬、豆豉、醬油、飴糖等應用。公元前二世紀,已有豆腐這種經過化學處理的食品。
秦朝時《呂氏春秋》更有「養生之道」。公元前大約122年,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石榴、葫荽、胡桃、胡瓜、無花果、西瓜等蔬果食物及藥物。
食療不愈然後命藥
東漢時,《神農本草經》記載上品有120種、中品有125種、下品有125種,而東漢名醫張仲景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更為醫家和食療家的重要參考資料。其中以「凡肉及肝落地不著塵土者,不可食之。豬肉落水浮者,不可食之......肉中有朱點者,不可食之......穢飯、餒肉、臭魚、食之皆傷人......」等,均值得參考依從。
東晉葛洪更率先用海藻酒治療癭病(甲狀腺腫)、用豬胰治消渴(糖尿病),又用中藥治療腳氣病。唐代的《食療本草》、《千金方》、《食醫心鍳》、《千金要方》均道出一個重要的信息:「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外台秘要》還指出了戒口的重要性和很多寶貴的經驗。
食物營養精微物質
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之《飲膳正要》是中國第一部營養學專書。明朝公元1368年,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更是中醫食療巨著。明清兩代寶貴食治醫書也很多。清代溫病學的形成,對於飲食宜忌更加重視。王士雄的《隨息居飲食譜》曾提及,白扁豆治赤白帶下、菠菜潤腸通便、冬瓜行水消腫、絲瓜止嗽化痰、胡桃治淋排石等有效方法。至今,亦有很多寶貴的中醫食療著作,如《飲食治療指南》、《中國藥膳》、《中國食療學》等。數千年來,中醫中藥與食療的實用和貢獻極其重要。在精氣理論中,中醫把每一種食物所含的營養稱為「精微」物質,即「水谷之精」、「後天之精」;而人體氣的生成來源有三方面,即藏於腎內來自父母的精氣、飲食中經脾胃吸收的水谷精微之氣,以及經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在調理身體和治病中,這理論至為重要。*
*參考資料:《中華食物療法大全》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梁富禮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