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作沉默的羔羊
香港社會近月來鬧得熱哄哄,為了東北發展計劃,為了政制改革,為了是否要佔領中環,立法會和街頭都成了不同利益團體廝殺的戰場。立法會會議開不成,且出現獨立議員黃毓民擲玻璃杯事件;七月一日又有超過五十萬人上街遊行,抗議特區政府種種管理不善。不同立場的人有迥然不同的意見,似乎各有理據。作為海外華人,我們雖然是「隔岸觀火」,但更需要有清晰的頭腦去分析這些錯綜複雜的資訊,不要遭人誤導。
身兼中國全國政協委員的聖公會大主教鄺保羅日前在講道時,呼籲信徒面對社會爭鬥,要明白基督徒身份,他引用《聖經•以賽亞書》指耶穌猶如一隻被殺羔羊「默默無聲」,他鼓勵教友學習耶穌基督,「有時不一定要出聲,無聲勝有聲」。
我也認為即使爭取到普選,也不是一切吃飯、住屋、就業等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正因為香港的問題是千絲萬縷、複雜非凡的,如何選出一個可以真正代表大多數香港人利益的政府才變得如此重要,也只有全體香港人都參與討論,出謀獻策,才可以得出一個有助更多人利益的解決方法。社會發展需要更多人的參與,而不是需要更多沉默的羔羊。我反而覺得基督徒的參與不足夠,不少基督徒是滿足於教會安靜而聖潔的環境,而對外面的世界不聞不問,甘願做埋頭在沙堆中的駱駝。《聖經》中描述的耶穌是有血有肉、性格無懈可擊的完人,祂有時是默默無聲,更多時卻是教訓人,為公義而挑戰權貴。耶穌並不像鄺主教這樣,以偏蓋全,只得一個「默默無聲羔羊」的性格。香港有不少基督徒目前是站在社會運動的最前線,「佔中三子」當中有兩位就是傳道人。我們應該鼓勵更多基督徒為社會作鹽作光,而不應叫人默默無聲,作沉默的羔羊。作為全國政協委員,鄺保羅主教的言論反倒惹人質疑他的立場是否有偏頗。
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