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的得工價 不算恩典
加拿大阿省計劃明年將最低工資調升至每小時15元,安省亦步其後塵,有意於兩年間逐漸提升最低工資至15元。最低工資的設立,一直是一個利與弊孰多孰少的社會議題,爭論至今未休。然而,追溯百多年前新西蘭牽頭實施最低工資政策以後,世界各國都相繼效尤,這個現象,正好說明了它具有存在的價值和功用。
最低工資是一項勞工保障政策,它能保障工人免受僱主更重的剝削,扶助貧窮及改善工人生活,同時亦有鼓舞工作士氣、間接提高生產力的作用。批評者則認為最低工資上調,會促使僱主裁減職位及工時,使弱勢和低技能工人大受連累,反會加劇貧窮問題;又因勞工成本增加,各企業難免將負荷轉嫁消費者身上,引發物價上漲及通脹問題;更有批評者認為,上調最低工資,容易會變成政客別具用心的政治手段,而非純為工人謀福祉。此中所引發的連串問題,絕對不能輕視。
事實上,沒有一個制度或政策是完美的。當我們回頭看,最低工資政策所保障的是誰的時候,我們就不能不考慮低下收入人士的生活境況。社會上存在著貧與富的兩極,貧者往往與弱勢社群掛鉤,他們多是被剝削、欺負、忽視的一群。在考慮社會大眾利益的同時,我們也必須顧念貧窮人的需要;如果我們把「貧窮人」的範圍擴大來看,不難發現,其實許多小本生意的經營者,相對於大企業而言也是「貧窮人」,最低工資上調,他們會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推行最低工資,目的只有一個:為工人取得合理的薪酬權益。《聖經》說:「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羅馬書12章17節),當中的要點是:必須認真地進行大眾都認為是美的事。正因這個問題涉及的層面甚廣,它不但直接影響工人和僱主,其所激起的經濟漣漪,也影響著整個社會大眾,所以,留心去做、謹慎推行是必須的。當權者與決策者在制定政策之時,必會有各種考量;只是現今社會複雜,原本應該是以社會民生、經濟利益為重的考慮,可能會摻雜其他許多因素。當局推行政策,若未能審視民生局面、利弊權衡偏頗,又或若以政治因素或其他動機,把隱藏的主觀利益凌駕於客觀福祉之上,這種摻雜,就絕非「眾人以為美的事」。
《聖經》多次多方鼓勵人作美事,也明言說幫助貧窮人者,必得神的賜福:「眷顧貧窮的有福了。」(詩篇41篇1節)又說:「你心若向飢餓的人發憐憫,使困苦的人得滿足。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發現,你的幽暗必變如正午。」低下薪酬的工人,都是自食其力的一群,他們對社會的貢獻是肯定的。羅馬書4章4節說:「做工的得工價,不算恩典,乃是該得的。」做工當得薪酬乃屬理所當然;社會制度若能助他們取得合理報酬,就是向飢餓的人發憐憫,使困苦的人得滿足,我們的社會就必能在黑暗中見真光,幽暗之面亦能光亮如晝。
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