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三年三月
很多疾病的常有徵狀
據一項非正式的調查指出,多倫多居民當中最不願意找醫生的是華人。為甚麼華人(特別是年紀大的一群)最不願意去看醫生?因為很多人在身體感到不適時都會覺得,那些只是小毛病,無傷大雅,忍得就忍,相信過幾天便無事;也有些老人家認為,到了這個時候和年紀,那些老毛病都會發生,反正醫生也未必能醫得好。那麼,在甚麼情況下才會驅使他們去看醫生?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痛。廣東人常說:「健康即是無病無痛」,原因是他們喜歡將病與痛放在對等的位置。 痛症是一種很普遍的病種,也是很多疾病的常有徵狀,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痛的苦處;所以要是有人懂得治癒痛症,或有一條能醫好所有痛症的萬應良方,這個醫生必定客似雲來,應接不暇。
痛分感覺情緒兩部分
痛究竟是甚麼?痛,其實是一種很難形容的東西,但肯定不是一種正常的感受,因為它會令人不舒服,可以說它是身體或其組織對現有或潛在性受損的預警。它的發生可以是一點一處又或是散佈在身體某一部分的不適;有時病人很容易確實指出痛處,如跌傷或碰傷所引起的痛,但有時他們竟不知痛從身體那兒發出。
痛也可以被解釋為一種不暢快的感覺或情緒的經歷;即是說,痛可以分為感覺和情緒兩個部分。情緒部分是指痛的感覺,它是受人的意志、社會及文化的期望,以及過去的經驗所影響,例如神經性胃炎所引致的胃痛,是因為受到情緒困擾而引起;又如一些由情緒困擾所導致的頭痛或胸悶等癥狀,都並非由於生理上或結構上出現了問題。至於痛的感覺,部分則是與人體的神經系統有關,因為它能通過神經細胞中的感覺神經元,傳遞到大腦或脊椎神經去,然後再作出分析,並因著所接受的刺激,再作出相應的反應。
痛的種類痛楚的程度
所以痛的定義應為:從疾病或創傷等引起的難受感覺,它是一種主觀性的感受,並能導致整體或局部性的身體不適,也能影響人體的生理及心理的活動;另一個定義則指出,痛是一種作用於人體的致病因素,能使機體發生病理改變而出現的一種病症。 痛的種類在臨床上稱為「痛的性質」,常見有以下幾種:脹痛、刺痛、走竄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絞痛、隱痛、重痛、痠痛和空痛等。日常用語中的「痛如刀割」或「痛不欲生」,都是用以形容刺痛或絞痛。臨床上中醫和西醫都喜歡用指數來量度痛楚的程度,一般以十度為最痛,零度為毫無痛楚,醫生通常會要求病人從0到10之間,選擇一個數字來形容自己痛苦的程度,以便於診斷及跟下次覆診時作比較。
排出阻塞東西使暢通
中醫對痛的解釋是「不通則痛」,即是說所有的痛楚,基本上都是由於身體某部分受到阻塞或其中某些東西不能順利流動;這些導致痛楚的不通物質包括:血、氣、痰、食物以至大小二便等,這些物質的閉塞都可以導致痛症。所以中醫的致病因素中,除了西醫的細菌、病毒和真菌外,也包括了瘀血、滯氣 (即谷氣、頂氣)、痰瘀、宿食,燥尿和血尿等。 在治療上,中醫仍堅持以「通則不痛」的原理來解決痛的病症,例如遇到肚子痛的時候,一般人會飲熱水、塗油或去洗手間大解,這些方法其實都是盡量使阻塞在體內的東西排出,使之暢通,移走這些屏障後,痛楚便得到舒緩。近來很多西醫已漸漸放棄使用止痛藥,而提倡另類治療法,如針灸、推拿或拍打功等來減低痛楚。
馮新偉(中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