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寒涼 有損健康?
加拿大人一年四季都喜愛冷飲,如ice tea、smoothie、加冰汽水等全年皆受歡迎;但中國人則常說,寒涼食品對身體無益,勸諭不宜多吃。其實,生冷食品真的會有損健康嗎?且看西醫和中醫怎麼說。
食物化成同一溫度
對西醫來說,冰冷食物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正如不同人對寒冷有不同的耐受性,來自南方的人認為,攝氏五度已是「冷」,但對長居北方的原住民來說,寒冷是指零下攝氏負35度。被我們界定為「冰凍」的日常食物也很廣泛,從冰淇淋、冰飲、沙律到冷藏西瓜等,各人都有不同的清單。事實上,健康的人進食冰冷食物或飲品後,只會造成短暫的食道或胃部痙攣,但很快胃部就會將食物或飲品同化成正常體溫,不再會有問題。但如果正值你的腸胃功能不太好,又或進食量過多,一時間令腸胃無法負擔,甚或凍品染有細菌,就有機會引起較嚴重的脹痛和腹瀉了。所以,當你患上急性腸胃炎或腸胃感冒,西醫都會勸告病人,需遠離各種生冷食物,以免症狀加劇;又如果本身患有慢性胃病或大腸易激綜合症人士,更應戒掉生冷食品和凍飲。
過食寒涼難免傷脾
在中醫的理念中,脾胃兩個臟腑主要是處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胃是一個器皿,盛載所有食進體內的食物和飲料,所謂「胃主受納」,意即胃有接受、容納食物及初步消化的功能;而脾則是一個大鍋爐,不斷消化胃中的水穀(泛指飲食),化為精微,然後將精微物質吸收,轉輸至全身各臟腑組織,滋養身體各部分,此之謂「脾主運化」。所以,但凡冰冷食物和飲品一經進入脾胃,就會抑壓脾胃的腐熟消化功能,情況就正如你在滾火鍋之際,朋友突然把一大罐冰水倒進鍋中,試問你的肥牛肉,又怎能泡熟呢?故此,中醫認為,長期進食冰冷食物和飲品是一大忌,會損傷脾臟,影響其生理功能。因此,當一個人生病時,或屬脾虛的病人,更要戒吃肥膩和生冷食品,以免加重脾胃負擔。
肥膩食品忌配冰飲
除了冷凍食品外,中醫也建議我們,不要偏食性質寒涼的食物。中醫指出,食物分有寒、熱、溫、涼與平和之性,一旦偏嗜寒性或熱性食物,長此下去會傷及陰陽,導致疾病的發生。例如,進食過量寒涼食品,可損傷脾胃陽氣,從而內生寒濕、腹痛、泄瀉,甚至引起倦怠乏力、暈眩等症狀。
涼性食物包括:苦瓜、絲瓜、黄瓜、蘿蔔、莧菜、綠豆、西瓜、橙和梨等,而綠茶、菊花茶、啤酒等飲品也偏涼性,還有很多不能盡錄。其實,除啤酒外,方才提及的,本身都是有益的食物,只要在適當時候食涼性食物,往往有清熱的功效。所以,不是說大家以後不可吃偏涼的食物,而是不要偏食同一種屬性的食物,總之,寒、熱、溫、涼食物都可以吃,取之平衡,就是健康之道。
在此,特别提醒大家,當你進食肥腻食物時,最好不要同時加冰飲,因為肥膩和高脂肪的食物已經不容易消化,若再加冰飲就等於雪上加霜,大大加重腸胃消化負擔。下次大家享用梅菜扣肉和東坡肉時,不妨以熱茶或酸梅湯代替啤酒,會較為適合呢!
資料提供:梁貫哲醫生(安省註冊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及安省註冊中醫師)整理: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