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濕疹與濕瘡
用類固醇治濕疹止發炎
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是,患者體內的IgE-IgA免疫協調失衡,加上後天外在環境的致敏原,引發皮膚外皮層產生連鎖性的發炎,猶如一個煙頭觸發小火,再波及整座山丘一樣。西醫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關鍵,就是制止發炎,如撲滅山火一樣,阻斷它蔓延;而迄今最有效、最合乎經濟效益(即成本較低)的,莫過於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簡稱為類固醇(steroids)。由於它是脂溶性的,其分子很快就滲透入皮膚的外皮和真皮層,經細胞表面的受體蛋白,直接進入引發皮膚炎的免疫細胞中,改變細胞核內的詮釋,壓抑其亢奮狀態,從而遏止病灶發炎的惡性循環,達到治療效果。
非類固醇藥膏價格較貴
大家要明白,有副作用不等於否定其用處和價值,長期塗用含類固醇藥膏,確會令皮膚變薄,因此醫生處方類固醇藥膏時,必定會清楚說明塗用的時間,當皮損轉好時,用量也應減輕或停止;只要依照指示外塗、不濫用,應該就沒問題。其實藥力超過1%hydrocortisone以上類固醇的藥膏,醫生也不建議用在頭、面部,因為那兒的皮膚較薄,宜只選用1%hydrocortisone或其他非類固醇藥膏。
近十年,最新研發和廣泛用來醫治異位性皮炎的非類固醇處方藥膏,包括有醫立妥(Elidel(c))和普持皮(Protopic(c))兩個品牌;兩者皆是鈣調磷酸酶抑制劑 (Calcineurin inhibitor)。雖沒有類固醇的副作用,但卻未如類固醇那麼快奏效,所以使用時要多點耐心,而且價格較為昂貴。此外,有一些針對調控免疫系統的生物製劑(biologics),正通過最後的臨牀測試,可望在一、兩年內正式投入市場,造福病人。
總之,西醫會判斷皮膚炎的嚴重級别,然後選定適當濃度的類固醇(或非類固醇),再因應患處是浸潤型還是苔蘚化,去處方乳劑抑或油膏。若痕癢難耐,影響睡眠,西醫也會處方口服止癢藥,去紓緩抓狂的動作。若患處受細菌感染,更要加上口服抗生素,以免產生血毒症。有時候,當異位性皮炎病情嚴峻,有經驗的西醫也會用上短暫的口服類固醇,來一招釜底抽薪,扭轉病況。
日常護理好可減少復發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個慢性病,就如糖尿病和高血壓一樣無法根治,但關鍵在於病發後,若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配合日常生活的調節,就能將病的併發症和傷害性減至最低。
常囑咐異位性皮炎患者,不宜用太熱的水和太濃烈的香皂洗澡,因為過熱的水和過分的鹼性,會洗去健康皮膚表面的脂膜,引致乾燥而觸發炎症。最好用溫和而沒有香味的清潔液,洗澡後先塗一層含「神經酰胺」(Ceramide)的潤膚乳劑保護皮膚。接觸皮膚的第一層衣服物料,首選是純棉,切要避穿羊毛或人造纖維,減少對患者皮膚的刺激。當步入秋冬乾燥季節,每日至少塗兩、三次含Ceramide的潤膚乳劑,確保皮膚柔潤健康。
中醫治濕瘡內服加外治
至於中醫治療濕瘡,須按三個不同時期,定出不同的治則。首先,急性期的濕瘡,多以濕熱為主,而熱又重於濕,故此治法宜清熱利濕;而亞急性期濕瘡,則以脾虛濕蘊為主要病機,故治則著重健脾利濕;若是慢性期濕瘡,患者因久病而耗損陰血,導致血虛而生風化燥,令皮膚暗啞劇癢,治宜養血潤膚、袪風止癢-既要攻、又要補才行。
除了內服中藥外,中醫也可用外治法,主要對付急性期濕瘡的紅疹、痕癢和浸潤,可用清熱驅濕止癢的中藥,煎成湯液,作暖敷或外洗。合適的中藥包括:苦參、黄柏、地膚子、蛇床子、地骨皮、防風、荆芥、馬齒莧等,當然最好配合内服中藥,以達致更佳的效果。
中西結合效果更快更佳
中醫也會告誡患濕瘡的病人,忌食辛辣之品,如辣椒、香料和酒精類飲品。此外,還要避吃一些發物,如雞、鴨、牛肉、羊肉、魚、蝦、蟹等都不宜吃。當年我跟一位皮膚科的中醫教授實習時,她常叮囑患濕瘡病人不要吃草莓、芒果、奇異果、露荀、鷄蛋和奶類食物,每天進食瘦肉、青菜直到病情好轉。
在個人經驗裡,有些病人確實用中西結合的方法,會有更快、更佳的效果。西醫的外用藥膏,往往能在短時期內有效抑制病情;而服用中藥,就能改善患者體質,紓緩病情之餘也減少復發,當然還要視乎個別病人的情況而定。
資料提供:梁貫哲醫生(安省註冊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及安省註冊中醫師)整理: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