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以中藥取代西藥?
朋友有這樣的疑問:「西醫說我血壓高,上壓是160,所以要我長期服食降血壓藥;我怕有副作用,不想長期服西藥。我可以改用中藥嗎?有哪些中藥可以降血壓?」想以中藥取代西藥治病,會否也是你的提問呢?告訴你,中醫和西醫在診斷疾病和治則上是有所分別的。
西醫首重辨症
其實,高血壓是西醫學的病名,在中醫學裡並沒有高血壓這個病稱。高血壓是指血管內的收縮壓(systolic pressure)大於140毫米的水銀柱(mmHg),而舒張壓(diastolic pressure)大於80毫米的水銀柱。要知道,人體的血液循環是一個密封的系統,由心臟作中樞泵,連接動脈和靜脈,通過心臟的收縮和舒張,把血液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心臟一收一放的動作,就形成血管內的壓力波動;隨著動脈內璧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而收窄,血管內的壓力因而也增加,形成高血壓病。當任何密封系統内的壓力過大,最脆弱的組織部位就會撕裂或爆破,形成壞死或內出血等危重病。
除了幾種可還原的病因(如血總量或鈉鹽過高)外,一旦患上高血壓病,西醫通常會建議病人,每天服藥去穏定血壓,藉以避免心臟病或腦中風的危險。但有不少患上高血壓的人,卻擔心西藥有副作用而抗拒服食。我認為這心態是不正確的,因為西醫治療高血壓的藥種很多,而它們都很安全;若你真的對某種血壓藥有不良反應,西醫定當有責任為你更改藥種或藥量,直至達到最好的效果,絕對不須疑慮。若盲目抗拒服用西藥,就等如連治好疾病的機會也不給自己了。
中醫重在辨證
剛才說,中醫並沒有高血壓這個病稱,但患有高血壓的病人,一般會出現頭暈、眼花或頭脹這些症狀,據此可歸入「眩暈」病的範圍。一如其他各種病症,中醫對眩暈的診斷,是根據詳細的四診(望、聞、問、切)合參,再通過八綱辨證(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來找出病機,診斷出病人所屬證型(眩暈的證型,包括肝陽上亢、痰濁上蒙、瘀血阻絡、肝腎陰虛、氣血兩虛等)之後 ,才能定出相關的治則和治法, 所謂「辨證論治」就是此意。
舉例說,甲乙二人的血壓同樣是170/100,兩人並無糖尿病或慢性腎病。西醫若衡量甲乙二人有相若的風險指數,可能就會對他們處方同一種、同一劑量的降血壓藥;然而,他們若求診中醫,治理方法就可能不一樣了。由於甲經常暴躁易怒,而乙較嗜食肥胖,經八綱辨證後,診斷出甲為「肝陽上亢」,乙則為「痰濁上蒙」兩種不同的證型,醫師便會因證型不同,處方不同的藥方,而非同一種病就採用同一治法,這有異於西醫。
所以,當大家明白中醫和西醫,對同一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這般差異時,相信再不會提出「有沒有中藥可以降血壓?」又或者問「可以用甚麼中藥去取代西藥治病」這類問題了。
資料提供:梁貫哲醫生(安省註冊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及安省註冊中醫師)整理:蘇怡